新質生產力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雷鼎鳴)

今年3月兩會在北京舉行後,內地及香港突然流行了一個新的名詞「新質生產力」。這個名詞對我來說也是新的,在網上及印刷品中找尋其含義,有時也是愈看愈糊塗。想來還不如自己獨立思考,替它定義,並從中發掘中國經濟發展的大方向。我會把這名詞拆解為3個部分:「新」、「質」與「生產力」,每一部分在經濟學中都有特殊意義,把3個部分組合在一起便構成一種發展的策略。

先說「生產力」。在經濟學中,我們慣用的概念是所謂的「全要素生產力」(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簡稱TFP。甚麼才是生產力或TFP的進步?假如某工廠或經濟體今年與去年投入完全相同的生產要素(例如人力、資本、土地等),去年生產了100個單位的產品,今年卻可生產110個單位。那麼我們便說此工廠或經濟體的TFP進步了10%,亦即其效率增長了10%。


覓新動力 化解「報酬遞減律」

「生產力」會否每年都自動上升,從而產量自然而然增加?世界一般不會這麼美好,「生產力」並不會無緣無故的進步。最接近自然而然的進步,來源可能是經验的積累。一批員工就算是不斷的在做同一的工作,久而久之,他們也會熟能生巧,生產效率自動進步。

但若要更有保證的進步,是要靠投資在科技及教育上,才能不斷產生新的方法、新的意念,推動生產力。換言之,「生產力」是內生而不是無緣無故變化的,要看我們能投入多少資源去決定。

生產力的進步對一國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我曾多次作出一些定量估算,發現中國過去一段頗長的時期,經濟增長的動力七成來自資本的高速積累,亦即中國人民願意今天克己節儉,把45%左右的收入儲蓄起來投資,以利未來的生產。另外的三成正是來自TFP的進步。至於勞動力,早已因人口停滯甚至下降,已不再是推動增長的動力。

上述的七成三成之分並非固定不變的。中國並不缺乏資金,外國的投資若不能帶來新技術,對中國並無多大用處。更重要的是,中國要找尋新的動力去化解「報酬遞減律」的影響,亦即當資金已很充裕時,新增的資金不會對生產量有太大幫助。這正如已有100條公路時,第101條的貢獻會不如早期第1條公路的貢獻。化解「報酬遞減律」的不二法門,是不斷尋找新的有足夠利潤的投資機會,使資金有出路。


創新+高質 善用顛覆性科技

這說來容易,做起來卻具挑戰性。這便帶來「新質生產力」中「新」與「質」的重要性。

「新」是要我們不斷有新的意念或方法,用以提高生產效率,效率提高後,投資後便更有賺到利潤的把握。這需要創新科技,而創新科技需要有大量的投資、科研體制的合理設計及人才培訓及成長,才可以得到的。對中國而言,這太重要了,這不單是因為美國發動的科技戰要中國挺身應戰,更因為中國的資金額規模太大,全球第一。所以任何有價值的新科技出現後,其在中國所能得到的應用,亦即資金與科技的結合,都可能是規模巨大,對經濟的影響非同小可。試想一所只有微量資金的小公司,若無新的資金來源,就算有新科技出現,效果也有限。

「質」的重要性不亞於「新」。我把它解讀為高質量,但也許更有意義說法是要尋找並利用一些顛覆性、改變生產範式的科技,而這些科技同時也往往會摧毁舊科技或舊的生產方法。


與世界頂尖人才交流 激盪思想

舉兩個例子。現時電動汽車已因電池續航力的進步而帶來汽車業天翻地覆的變化。德國、美國、日本等過去掌握了內燃機設計,把靠內燃機推動的汽車變成近乎完美。但現時更節能更環保的電動車出現,成本更低、效能更好,內燃機便成古董,沒有前途,掌握內燃機技術的工程師及工人,其知識的價值很大程度被摧毁。另一例子是內地盛行的流動電子支付系統,有了此種方便性幾乎獨步天下的新科技,一些新興行業便自然被創造出來。很難想像,沒有這些支付系統,美團外賣或高德叫車,甚至高鐵訂票等高效業務能夠出現。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靠人才推動,而人才是否能出新意念,要靠他們的互相交流,思想激盪。

中國是人口大國,在這方面佔有優勢,但若能繼續與世界頂尖人才交流,作用更大。

(香港經濟日報 2024-4-19)


一切在發展經濟學研究所網頁上載的署名論文、評論、影片都屬於作者或講者,其內容與觀點並不代表發展經濟學研究所或澳門科技大學。

All papers, commentaries, and video-recordings posted at the webpag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belong to the authors or speakers. The contents and views expressed there do not represent thos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the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