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怪事多 衰象已呈 (雷鼎鸣)

但凡一个国家或社会从盛转衰,走上颓败阶段,一些荒诞的社会现象必会伴之而来。不要以为这些荒谬的现象只是突然出现,且无「理据」,它们往往源于一些盛世时订定的制度。此等制度本来便有漏洞,在盛世时一般人看不清,只有智者一早已看出;到盛世不再时,这些漏洞便藏不住,社会的裂缝会愈撑愈大,闹剧便不断出现。当我们观察到社会充满荒谬,更合理的解读是,衰败中的社会已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化解制度中的缺陷了。美国人民再过两年便要庆祝其250周年国庆,250年差不多等如中国一个朝代,有没有出现衰败征兆?我看有的,这里举一些例子。


盛世订定制度 盛世不再漏洞尽现

近日网上疯传两个三藩市的路牌,路牌在市中心联合广场及华埠刀板街南端附近的名店Dior及LV旁边,提醒路人偷盗物品价值一定要低于950美元(Stolen Goods Must Remain Under $950)。我相信这些路牌都是子虚乌有的,但其内容则是真实的。我用谷歌地图搜寻过这两个路牌的位置,发现这些路牌并不存在。虽然谷歌的街道场景不是常常更新,但红绿灯柱变成外观不同的路牌柱,差别太大,假的概率很高。 (后记:据加州的电视报道,这些路牌曾短暂存在,是不名搞的,人士政府发现后立刻除去。)不过,加州「零元购」现象威名太盛,我从前也讨论过,有人在网上嘲讽,不足为奇。

加州2014年11月4日全民公投,以超过59%的票通过所谓的47号法案,从此,在商店偷盗950美元以下,便不算是重罪,只算是轻罪,不用坐牢,但实际上加州政府也懒得检控这些犯法者,因在法庭他们大多会当庭释放。

加州的一位零售业商会会长被访问时,指出入店的偷盗者往往带着计数机,算着顺手牵羊了950美元的商品,放在自己背包中便会自行离开,把贼赃交到在外等待的伙伴后,便又再入店搜掠。有时入店的是联群结队有组织的犯案者,有时他们也指挥未成年少年行事,因这些人连被起诉也不会。不少商店老板因害怕员工会受伤,还命令店员不可阻止贼人,违者开除。在如此条件下,生意如何做得下去?

因受舆论批评太甚,加州政府也要答辩一番。其中一项是说有了这47号法案后,入店偷盗的个案有所减少。 2014年时每10万加州人口每年有253次商店偷盗个案,但到了2022年只得210次。此种辩解,不啻掩耳盗铃。从前的个案是小规模的,但现在每一个案却可以是大队人马一同入店掠夺。加州州长纽森(Gavin Newsom)是今届或未来美国总统选举的黑马,加州有「零元购」名声外扬,对他不利,所以去年他也把商店偷盗的刑罚加重了一点,3年内若有3次偷盗纪录,才有可能被判3年以下徒刑,但此微调恐怕停止不了现在的犯罪浪潮。


加州「零元购」店铺遭大队人马掠夺

不要以为这个47号法案无中生有,毫无理据。其实自1982年开始加州已有相近法例,1982至2014年犯重罪的标准是偷盗400美元以下,47号法案只是把400美元作了一次通胀调整变为950美元而已。当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监狱成本太贵,平均一个罪犯坐一年牢成本高达132,860美元,即过百万港元!所以纳税人公投了不用让这些罪犯坐牢。

在道德水准较高及人民生活丰足的条件下,刑罚过轻本也不一定造成严重后果,但现时美国的衰落已破坏了这条件,众潜在罪犯一见不用受罚,不铤而走险才怪。

另一怪现象近年颇引起美国人恐慌,它是所谓「屋霸」(squatters)现象。 「屋霸」问题席卷美国全国,但有些州更严重。屋霸是指有人未经屋主许可,擅自搬入一些房屋住下来,赖死不走。

美国法律古怪,原来「擅闯」(Trespassing)进入别人物业,是刑事罪;但未经许可,入住了别人物业后,便可变成「住客」与业主的民事纠纷,纵使业主从不知道有人住进了自己的物业也是如此。在纽约市,若自己拥有的单位被人占据30天以上,便已绝难收回单位。美国的传媒对屋霸个案报道甚多,但大多无可奈何。若业主把门锁换掉,以防屋霸入屋,会有什么后果?原来业主会被警察锁走,控告他私自强迫屋霸离开,反而犯法。

要知道,若屋霸占了你的单位5年(或10年,看是哪一个州)不走,他反可通过「逆权占有」(adverse possession)直接申请拥有这单位。据美国地产界朋友介绍,有些业主痛心疾首之余,干脆雇用一些更硬朗的屋霸,强行进驻已被其他屋霸占据了的单位。新屋霸的强硬作风,可使旧租霸「民不聊生」,生活不下去,惟有自己搬走。


「屋霸」现象揭居住权比私有产权大

这些现象固然荒谬十足,但原来是植根于普通法,亦有人认为居住是人民的权利,此权大于私有产权。有人要提出挑战,说屋霸的相关法例不合宪法,但仍未见美国最高法院有判决定案。话说回来,屋霸现象是近年才广泛起来,原因之一可能是贫富悬殊,流浪者大增,这不正也是美国社会衰败的现象之一吗?

(香港经济日报 2024-7-5)


一切在发展经济学研究所网页上载的署名论文、评论、影片都属于作者或讲者,其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发展经济学研究所或澳门科技大学。

All papers, commentaries, and video-recordings posted at the webpag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belong to the authors or speakers. The contents and views expressed there do not represent thos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the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