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穷国变富 重构国际新秩序 (雷鼎鸣 )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驿马星动,先到秘鲁亚太经合组织(APEC)开会,又去巴西访问。在秘鲁期间,中远海运港口负责建设,及拥有60%股权的深水港钱凯港正式启用,从此南美洲与中国的海运可节省10天船期。在巴西,中巴也签订了一大堆经贸协议。
我查一查数据,原来南美洲只有3个国家还未加入「一带一路」,这3个国家是暂时仍与台湾有邦交的巴拉圭,正在寻求加入但仍未加入的哥伦比亚,及巴西。美国十分不满巴西与中国关系良好,不断向巴西施压。巴西也就避一避锋芒,名义上不是「一带一路」成员国,但却大力与中国发展实质关系,更为难得。
中国与美洲诸国今天的关系与2013年「一带一路」提出时,颇有变化。当时「一带一路」国家主要集中在中亚的丝绸之路、东盟、中东、南亚、非洲等地。
「带路」美洲布局成形 美国忌惮
我当时还颇为奇怪,为甚么不包括南北美洲?很多人不知道,在明朝时,中国与美洲曾有过繁忙的贸易。1565年西班牙的大帆船(Galleon)从菲律宾首航至墨西哥的港口阿卡普科(Acapulco),货物再经1531年建成的道路运到300多公里以外的墨西哥城。接着中国便加入了这航线,每年大帆船都把丝绸、茶叶、瓷器、糖等商品运到墨西哥城,回程运回白银,货物的一半再转运至欧洲。西班牙人嫌航海辛苦,水手后来变成华人,墨西哥城当时便聚居了两万多华人,这是美洲第一条唐人街。
既然美洲早已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为何10年前不把它也包括在内?事后看来,这似乎是中国喜欢低调做事,像下围棋般一子一子的下,开始大家都不知其计划,事后局面形成后才恍然大悟。现时「一带一路」在美洲的布局已日渐清楚,美国对此十分忌惮,但却苦无理由反对。
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看其发展,却的确是经济合作,不在政治。现时加入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地区已达153个,而且仍在不断增加,它包含了世界75%的人口,及稍多于全球50%的GDP。按此数据,我们可轻易推算出「一带一路」成员国的人均GDP大约只是非成员国的三分之一。整个策略,与毛泽东年代提出的「天下三分」一脉相承。当时中国把美帝苏修看成是两霸,都是威胁世界人民的,其他西方国家与两霸不同,可以争取,但要有戒心,亚非拉各穷国却是朋友。今天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也是同一格局,苏修没有了,变作俄罗斯,加入自然不是问题。欧洲较发达的国家也无加入,意大利本来入了,也受压退出。反而传统的亚非拉情谊深长,几乎全加入了,例如非洲54个国家,只有2国未入。
穷国效中国模式 抓全球化机遇
中国花这么大气力把这么多国家拉在一起,不可能没有目的。中国官方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去形容,其实并非政治口号。「一带一路」的穷国变富,经济发展起来,符合中国的利益。
穷国有所谓的「后发优势」,假如她们能融入世界市场,有3样动力可助她们发展。
第一是她们在与其他国家来往的过程中,有可能学到较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第二,一旦加入世界市场,便要面对严酷的竞争,企业都要努力改革才不被淘汰,优胜劣败,能留下来的企业效率都较高。
第三,各企业面对竞争时,都只能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去生产。例如数十年前中国劳动力便宜,资本却稀缺,便只能生产劳动密集产品,除了国防工业外,放弃资本密集的重工业。到资本日渐充盈后,再搞重工业才是正道。
在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比很多非洲国家都要低,但今天中国的实质人均GDP却是1978年的33倍,其原因正是中国能利用到全球化的机遇使自己脱胎换骨。现在不少第三世界国家正是有意从中国模式得到感悟。若她们成功了,中国产品的市场会大大扩充。至于一些劳动密集的产品,让这些国家去生产,中国可省回资源,制造高增值产品。「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其逻辑,不是吹的,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并非美国政客所相信的零和博弈,而是可以互利。
助穷国融入世界 基建不可或缺
不过,要让「一带一路」中的很多国家能发展起来,关键是她们能够融入世界,成为全球贸易的不可或缺部分。但要做到此点,有一个先决条件,便是她们要有港口、机场、公路、铁路、通讯系统等基建设施。「一带一路」对症下药,亦把现阶段重点放在基建上。
基建以外,规则及制度一样重要。二战后,美国按自己利益制定了不少规则及建立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银、世贸等组织。这对世界和平解决纷争曾经有用,可惜近年美国自己带头不遵守规则(例如,贸易战明显不符世贸组织规则)。中国的「一带一路」正好是一个平台,重建新时代的国际秩序。
(香港经济日报 2024-11-29)
一切在发展经济学研究所网页上载的署名论文、评论、影片都属于作者或讲者,其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发展经济学研究所或澳门科技大学。
All papers, commentaries, and video-recordings posted at the webpag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belong to the authors or speakers. The contents and views expressed there do not represent thos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the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