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拾高关税大错特错 减债削支始正路 (雷鼎鸣)
中美在日内瓦进行经贸会谈后,在5月12日公布「联合声明」,双方都「认识到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
美方对华关税暂减回至20%(因芬太尼问题仍未解决)加10%(与其他国家一样),90日以后再议。中国对美关税是10%,也是90日后再作定夺。
逾8万亿美元国债 年内到期
包括反华媒体在内的世界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是占了上风。这不奇怪,是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无端挑起贸易战,把关税弄至两国濒临脱钩的局面;又扬言任何国家若要报复,便要面对美国进一步的反制。但中国推出过报复性关税后,美国却往起点方向撤退,还承认可持续、长期、互利的双边关系很重要。为何美国白搞了这么多折腾后,却近乎全面撤退,她不怕予人「不堪一击」的印象吗?
美国恐怕也是无可奈何。特朗普推动了自残式的关税战后,美国政府的形象继续下滑,其反复无常的行径,更使人认定美国不再是一个可靠并认真的国家,此种局面对美元及美债的可信任度都大为不利,但在这节骨眼上,今年到期的美债超过8万亿美元,未来两三个月内便到期的也约有5.6万亿美元,这便意味着美国政府短期内要借入巨款偿还这些旧债。倘若关税战引伸出的问题仍悬而未决,那么新的美债便不会这么好借,所以特朗普不能不在90天内尽快与各国商议关税如何解决。
上周突如其来的印巴空战,可能也对谈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巴基斯坦使用中国卖给她的3.5代战机歼10CE,竟能利用系统作战方法,用PL15导弹打下了印度5部飞机、1部无人机,而印度被击落的飞机中,有3部是法国最先进的4.5代战机「阵风」,巴基斯坦一方却没有损失飞机。此种战绩轰动世界,军事评论家获得足够证据知道中国战机质量高超。台湾问题本是特朗普可用的筹码,但原来中国的军力远超预期,台湾没法抵抗,美国要打这张牌也力有不逮,以为可用的牌变成废牌,为免夜长梦多,与中国谈判时还是及早争取得些结果为妙。
加逾10%关税仍高 伤人自残
中方的谈判者其实毋须这么快便与美国达成第一轮的协议,多拖两三个月,美国人民会更加感受到关税战所带来的痛苦。
朋友告知,他近日要买一中国造的礼物送给在美国的孙女作生日礼物,本来价钱是7美元,但现时要多加20美元交税及作手续费。此种物价压力需维持更长的时间,才可使美国人民印象深刻,更抗拒政客再搞自残关税战。也许中国政府宅心仁厚,不想做得太绝,所以才提早谈判,放美国一马。
不过,不要以为现时的关税战已尘埃落地,万事大吉。特朗普纵然痛改前非,不再反复无常,10%以上的关税仍是非常高的,不利各国贸易。美国近半世纪以来,关税在低位徘徊,1975年所有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率3.9%,1995年已跌至2.5%,2017年关税战前更只得1.4%,随着关税战开打,关税在2024年才升至2.4%。此种低关税有利于营造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全球生产力。
90天暂缓期以后,若特朗普所受教训仍不足够,很可能美国对世界的关税率还会提高。纵使乐观一点,关税是10%,对美国人民影响有多大?去年美国进口商品价值占其GDP 11.31%,若征收10%的关税,其作用与美国征收10%的销售税分别不大,关税税额便大约等于其GDP的1.131%。2024年联邦政府(不计州政府)的总税收(入息税、社会安全税与关税)等于GDP的16.85%,若突然再增加上述的关税,便等于总税率上升了6.7%(1.131除以16.85),民间的负担不可谓不沉重。
特朗普一帮的人会说,美国历史上也曾实施过高关税,但经济一样有迅速发展,所以10%的关税并无重大负面影响。表面看来,这说法有正确的部分。历史上美国很长时间都是高关税的。1830年,在所谓的「厌恶性关税」(Tariffs of Abomination) 实施两年后,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平均税率高达57.32%,远高于上述的10%。在美国经济迅猛增长的所谓「镀金年代」(Gilded Age,1870至1900年),关税率则从1870年的44.89%反复下滑至1990年的27.5%,有下滑,但税率依然极高。
不过,这毫不证明特朗普正确,原因起码有二。第一,那个年代刚值内战结束,美国疆土大幅扩阔了,移民人数甚多,光是到加州掘金已带来不少经济效益。第二,19世纪美国并无入息税,联邦政府收入只靠关税,它对进口商品的税率虽高,但相对于GDP仍只是3%左右,远低于近年联邦总征税率所占GDP几乎达到的20%,进口量也不如现在那么高,关税的影响有限。
施政与时代脱节 动摇经济根基
美国的入息税在1913年才成立。在此之前,联邦政府总税收(只有关税,没有其他税种)只有GDP的3%,但其后入息税不断增加,1933年又引入其他税种,美国便变成一个主要倚靠入息税而不是关税的国家,整个经济结构也调整至与此相适应,特别是在低关税下,美国与其他国家发展出紧密的经贸关系及复杂的供应链,生产力大升。现时美国就算只把关税税率提高到10%,已是原本税率的几倍,足以动摇美国经济的根本,对其贸易伙伴也有重大影响,害己害人,别人也会报复。美国要做的,是减开支减债,不是加关税。
(香港经济日报 2025-5-16)
一切在发展经济学研究所网页上载的署名论文、评论、影片都属于作者或讲者,其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发展经济学研究所或澳门科技大学。
All papers, commentaries, and video-recordings posted at the webpag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belong to the authors or speakers. The contents and views expressed there do not represent thos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the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