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GDP 与人口关系 (雷鼎鸣 )
何汉权校长主理的「国史教育中心」举办了一个有多所中小学参与的历史比赛,其颁奖典礼找我去作一个演讲,给我的题目有点吓人,「汉朝到今天中国GDP的故事」。
最初「口轻轻」的答应了,到准备时才知道要做大量的功课才可应付,但想到香港学生的历史知识长期有亏欠,辛苦一点也是义不容辞。
这题目涉及的俨然是一份中国经济通史,甚至是世界经济通史。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面对的听众虽有何汉权、丁新豹等历史学家,但大部分是中小学生,所以我只能采纳较简单的架构,突出GDP与人口、生产力与制度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
中国去年人均GDP 为1952年89倍
我们若找来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GDP的历史数据,并将其画为图表,不难发现,基本模式都是一样的。即从公元零年开始计,不论是总体GDP(已扣除物价变化因素,下同)或是人均GDP,都是长期停滞不前,而且是处于很低水平的停滞。但在近代,GDP与人均GDP却突然飞升。若用图表去表达,则呈现一个左右倒转了的L形,先是一条横线,接着代表GDP的曲线突然向上,速度之急,使它看来像一条垂直线。
西方国家的GDP在文艺复兴以后已略呈升势,到了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后才加大升幅。至于中国,1952年的人均GDP与公元零年时几乎完全一致,低得很,但2023年的,却是1952年的89倍!长期停滞,近代急升,是中国及世界人民收入的最概括写照。我们是现代人,难免要庆幸我们的人均GDP比我们两三代以前的先祖要高出约88倍。
这里有个问题,GDP是一现代概念,从前的统计数据也严重不足,为何我们可比较到1952年与汉朝的GDP?说穿了也不复杂,1952年时世界虽已有了一些历史上所无的产品,如收音机、汽车等,但人民的绝大部分消费品仍是与吃与穿有关,在这些方面,1952年跟汉朝的可比性依然颇大。
但当然,愈近现在,新产品层出不穷,把当代人民生活水平与二千年前作比较,便愈是容易荒腔走板。在包括中国的世界经济史中,我有一位已经过身的经济史家朋友麦迪逊(Angus Maddison),他花了一生之力去考证历史上的经济数据,贡献至大,我用的也是他的数据。
我们可以将中国与西方世界稍作比较。在文艺复兴以前,中国的人均GDP一般高于西欧国家,但若论总体GDP或总体经济力量,中国因为人口远多于西欧,所以总体GDP也一直高于西欧。此现象在鸦片战争年代才终结,西方国家生产力上升,辗压中国,后者虽然人口众多也顶不住。但到了2015年左右,中国在急速追赶后,GDP又再超越西欧。
食物产量增 人口与GDP拾级升
这里要提一提印度。她的人口在历史上与中国是叮当马头,有时高于中国,有时低于中国,但在1700年以前,她的GDP绝大部分时期高于中国。不过,在她变成英国殖民地后,人口与GDP都现颓势,跌在中国下面了。今天她人口恢复世界第一,但GDP与中国差距仍大。
我们若把GDP与人口作一比较,容易见到二者关系密切,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前。二者互动的模式大致如下:生产力若有进步,食物产量增加,可使社会支持到多些人不用生产,只是读书搞文化,那个时期的文化会十分灿烂,北宋时的人文荟萃便是一例。但食物产量增加的更鲜明后果,却可能是生育率上升,人口增加。告子与孟子辩论时,认为「食色性也」,人类维持自身物种的存在之道,便是吃与生育,与大多数动物无异。
所以在食物生产能力进步后,大家在吃饱之余,便忙着制造人口。人口上升,GDP也会拾级而上,但GDP被较多的人口分薄之后,人均GDP也就上不了去,社会跌入贫穷陷阱中,无法自拔。
历史上,中国的人口受战争与饥荒影响,颇有波幅,但她亦得益于生产力的重大进步。在近代工业革命以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主要并非来自工业,而是在农业。农作物新品种引入,产量增加,支持到更多人口所需的热量。宋真宗(998-1022)期间,早熟稻品种从印度支拿的占城传入,稻米种植从180天以上一造减至130天左右,一年便可有双方,产量增加。宋朝时高粱也从原产地非洲引入,蒙古人统治后,高粱广泛传播。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多种美洲农作物传入中国。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等的引进,帮助了中国人民利用山区等边缘土地的生产,过去用不了的土地,现在可种这些物种,大大帮助中国人民的食物生产。
现代人均GDP猛升 生育率却降
此种新品种的引入是科技进步的一种,在历史上,此种科技最终只带来人口增长,人均GDP未见上升。为甚么在现代社会情况不一样,科技进步后,人均GDP猛烈上升,生育率却下降,部分原因或与社会制度有关,下回分解。
(香港经济日报 2024-9-6)
一切在发展经济学研究所网页上载的署名论文、评论、影片都属于作者或讲者,其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发展经济学研究所或澳门科技大学。
All papers, commentaries, and video-recordings posted at the webpag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belong to the authors or speakers. The contents and views expressed there do not represent thos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the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