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奏效 中国军力可挑战美?(雷鼎鸣)
沉稳是中华民族民族性一个重要的部分,连国家主席也常提醒人民要有政策定力。我与多位内地著名的经济同行都认为,以中国的科技及经济条件,在未来10年GDP完全有能力每年保持5.5%至6%的增长。但有能力并不等于中国会开足马力去达此目标,反而政府所制定的目标只是5%上下。
中国股市在近一轮狂升之前,市盈率只是稍高于9,与美股的接近30差距何其巨大!这也显示以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其价值应远不止此,但在最近之前,中国股票却如一潭死水。
京营造「不能」假象 美严重误判
《孙子》有云:「能而示之以不能,用而示之以不用」,此种思维方法有否在经济层面影响中国的决策?我不知道,但在更影响生死存亡的军事层面,中国似把《孙子》的智慧掌握得不错,以致美国政客长期以来对中国严重误判。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等人3年半前在阿拉斯加认为自己可从实力地位出发逼中国屈服,当时便被时任主管外事工作的政治局委员杨洁箎骂回去。
近20多年来,每年都有人「预测」中国即将崩溃,西方世界中也有不少人信以为真。中国政府实应感谢这些「预言家」,他们完全配合了中国自己想营造的「能而示之以不能」的「不能」假象,这些人立了大功!香港的「黄人」也如是观。
美国政客虽然容易被忽悠,但美国打了这么多战争,军中自有一大批专业有识之士,迷惑他们却非易事。来自美国军方对中国军力的评价才较为可靠。但此类评价往往被视为机密,在职军人不敢乱说乱动,那如何可找出他们的真实看法?他们的智库发表的报告倒是可作参考。
2021年12月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前院长艾利森(Graham Allison)发表了一篇比较中美军力的报告,网上容易找到,当中引用了不少已退役的前美国高级将领,资料颇为详尽。据艾利森所言,这些已退役的将领似乎言语无忌,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军方早已掌握了美军的实况,所以他们所说的也不是甚么机密。艾利森此人有足够公信力吗?我相信有,他大名鼎鼎,会珍惜羽毛不愿说谎,近年他提出「修昔底德陷阱」这一概念,连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注意到。上述报告还透露了他另一层身份,原来多年前他曾当过美国的助理国防部长,熟知军事,他的判断自有其价值!
艾利森的报告观点鲜明,开宗明义便说道:「美国军事上领先的年代已然终结:毙了,埋葬了,一去不返了,只仍存在于一些对实况并无认识的政治领袖与政策分析员脑中。」他又引用美前国防部长马蒂斯将军(James Mattis)所言,今天美国已全方位受到中国挑战,空、陆、海、太空、网络空间。
华导弹遥遥领先 美拦无可拦
这些人与政客不同,军人性格务实,他们有何所据?报告中详细列出1999年、2021年与2025年中美之间的军力对比,双方各有多少各类型的飞机(包括第5代战机)、多少舰只、多少各类型的导弹、多少人造卫星、多少现代化潜艇等等,一应俱全。报告也指出,在1996年美国派了两艘航母进入台海,中国无法对抗,中国军方与政府视为耻辱,此后发愤图强,动用了大量资源发展军备,现时早已非吴下阿蒙。一看报告中的图表,竟与我们的认知大不相同,只见在2021年中国在舰艇、飞机的数量上已远超美国,各种导弹更遥遥领先,到了预期中的2025年,此数量上的领先优势更大。在质量上,2025年中国已有相当一批第5代飞机,可与美争一日长短。中国拥有大量高超音速导弹,拦无可拦,报告相信中国在导弹上领先美国10至15年!
在导弹上美国最为失策,不但在试验中屡屡失败,且对中国的东风21、东风26等「航母杀手」甚为忌惮。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便感叹道,中国用1元的成本制造出的导弹可击沉美国万元造的航母。1万倍成本的说法有点跨张,但百倍、数百倍却是有的。
美物价贵 军费开支巨难占优
若论军费,美国不是当世界第一吗?我更新了报告中的军费数据,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2023年美国军费为9,160亿美元,中国是2,964亿美元,中国不及美国的三分一。但这要调整一下,报告认为美国购物昂贵,要把物价差别计算在内,我过去多次比较,美国的平均物价应大约2倍于中国。如此一调整,中国军费的购买力便等于美国的三分二。报告中又列出了一些中国与美国军费开支项目的不同,例如对军事有用的科技研究开支,中国不纳入军费中,美国却会。再加上美国士兵平均每人每年要花费10万美元开支,美国又要维持700多个海外基地,所有因素算下来,在军费上美国并无多大优势!还有一点,在沙盘推演中的军事游戏War Games中,国防部搞了18次,纪录是完美的,在台海战争中18比0,美国全败!这哪能不使美国军方感到十分挫折?
艾利森的结论是美国不应与中国交战。不能用军事,便只能用其他的遏制性策略,以削弱中国。众所周知,贸易与科技上的打压正是美国的手段,但这些也并无美国有利的效果,美国颇为无可奈何,十分郁结。
(香港经济日报 2024-10-4)
一切在发展经济学研究所网页上载的署名论文、评论、影片都属于作者或讲者,其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发展经济学研究所或澳门科技大学。
All papers, commentaries, and video-recordings posted at the webpag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belong to the authors or speakers. The contents and views expressed there do not represent thos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the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