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上場勢打壓 香港怎應對?(雷鼎鳴)

特朗普(Donald Trump)重新當選美國總統後,香港政圈一個熱門話題便是美國會如何對付香港及香港如何回應。我素來重視底綫思維,要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仍能站得穩,才可有力化解危機。

特朗普此人癲三倒四,不好預測,雖說他經過8年政圈生涯的鍛練後,心智應比以前成熟,手段也會圓融一點,但看他委任的內閣,不乏紅衞兵般只懂喊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即讓美國再次偉大)口號之輩,我們還是小心一點好。

公開的平台並非討論攻守戰略的合適地方,但也可以起到一個正面作用,便是把事實擺出來,減少誤判,從而使到雙方都可避免幹出損人害己之事。


港貨輸美數額低 美制裁影響微

香港經濟最重要的兩個板塊是國際商貿活動與金融服務業,美國的某些政客要打壓香港也會重點考慮這兩方面,但其實他們能做到的並不多。

先說商貿。香港早已不是一個重要的製造業城市,貿易數額雖是GDP(本地生產總值)的幾倍,但基本上都是轉口貿易。香港本土商品有多少出口到美國?過去政府每年都有公布這數字,但近年便沒有了,最後公布的是2016年,那年本土產品出口到美國的,共36.5億港元。今天香港本土製造業與8年前比較並無多少進步,恐怕出口到美國的也就只是幾十億港元而已,相比香港3萬億港元的GDP,微不足道,美國制裁也不會有甚麼效果。

以上說的是商品貿易,港美貿易還有服務業的進出口,規模大得多。2022年,香港服務業向美輸出1,416億港元,從美輸入740億港元,順差676億港元。這些服務是甚麼?主要是海運及空運服務、金融服務及商業服務。美國政府若要打壓,也許會有老鼠拉龜、無從入手之歎,況且不少提供這些服務的,都是包括美國公司在內的跨國公司,打擊它們不是棒打自己人嗎?美國在這領域幹不了大動作。


保衞港金融 須足夠外滙撑聯滙

在金融業上最值得關注的惟有聯繫滙率,此制度十分符合美國的利益,香港歷年來用有價值的商品或服務換回美國印鈔機印出本身並無內在價值的美元,美國政府睡着也會偷笑,若一旦打擊聯繫滙率,世界對持有美元資產便會更有戒心。但如果美國政客把中國的和平崛起視為對自己霸權的生死存亡威脅,而打擊香港又是破壞中國金融的有力措施,誰能保證那些頭腦發熱的美國政客不會不惜工本的胡搞?

要保衞香港的金融業,便必須維持世人對香港金融業的信心,不能容許聯滙制在攻擊中被動地倒下來,這要有幾方面的考慮。

聯滙制要有足夠的外滙資產支撑,否則大家都拿着港元來兌換美元時,香港拿不出美元便會大事不妙,出現擠提。按最新的數據,今年9月香港共有3.87萬億港元的外滙資產。聯滙制承諾會擔保的是香港貨幣基礎的總值,今年12月,共1.95萬億港元,比起4年前同期下降了1,614億港元,反映在此期間資金流走了同等數額,但這情況已穩定下來,今年比去年同期,資金已回流進來約700億。3.87萬億的外滙資產中的1.95萬億是不能動用的,餘下的1.92萬億也不是隨便可消耗掉,否則一樣可引發信心危機。

這筆並不是用作擔保聯滙制的儲備主要構成是特區政府的財政儲備與基金權益。前者在新冠出現前的2019年9月,共1.096萬億,今年9月只剩下0.523萬億,消失了近半。近日政府放風,今年財赤會高達千億,遠超原本政府預期的400多億,這不能不使人擔心政府已失去審慎理財的能力。基金權益那部分情況好一點,它是歷年來外滙投資所賺回來的利潤結餘,財政司司長有法定權力決定如何使用這筆錢。今年9月,它的總額是0.783萬億元,比2019年9月稍增了123億港元。現時理論上財政司司長可管控的財政儲備加上基金權益共1.307萬億,依然是天文數字,世界上沒有私營炒家夠實力沽空得動港元,但美國政府動用公權力卻是可以把港元打殘。


港應審慎理財 定計劃防患未然

有幾點原則是政府應注意的。第一,審慎理財依然重要,不是錢不能用,而是要多用在符合成本效益回報率高的投資上,而不是用在效率不高的所謂刺激消費上。投資在高新科技是合理的考慮。第二,要問一個問題:假如美國想方設法把香港踢出國際收支系統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香港有無靠得住的措施化解危機?我不認為美國會笨至這樣做,但香港仍需要訂定計劃應付。第三,要問另一問題:美國若不容許國際上的銀行辦理港元與美元的兌換,或充公了香港的外滙儲備,怎辦?

(香港經濟日報 2024-12-13)


一切在發展經濟學研究所網頁上載的署名論文、評論、影片都屬於作者或講者,其內容與觀點並不代表發展經濟學研究所或澳門科技大學。

All papers, commentaries, and video-recordings posted at the webpag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belong to the authors or speakers. The contents and views expressed there do not represent thos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the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