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征关税三图谋 美国得不偿失 (雷鼎鸣)

2025/09/03

美国向各国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经过多场谈判后,已陆续有阶段性的结果,市场中不确定因素减少,有利经济。

不过,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反复无常,世人皆知,现在的税率可维持多久,无人知道。从这几年的事态演变来看,关税的目的,已从减少贸易赤字变成胁迫别国、增加联邦政府收入、以及使企业回归美国的工具。都说贸易战没有赢家,我也不相信美国能赚到甚么。


胁迫别国 助美增收入 工业回流

我们可先看看结果(执笔日有些结果仍未出炉,但已大致可猜到了)。除了英国及她占领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被美国微收10%的关税外,15%的税率已可被视为美国的「优惠」了。这些国家有个特征,若不是有美国驻军,便是美国能把持或有重大影响力。欧盟多数国家因北约而在军事上要倚靠美国,日本、南韩都有美军驻守,不敢异动,澳洲与新西兰都是「五眼联盟」的成员。美国对她们实施的关税税率便是15%。菲律宾很听美国话,但美国也不用给她面子,19%是也。至于美国的几个最大贸易伙伴,似乎不太听美国的,加拿大是35%税率,墨西哥是30%,中国则仍在谈判。至于巴西,甚至瑞士,因被视为不太听指挥,前者税率是50%,后者39%。

换言之,因军事或其他原因失去独立性的国家,美国可征收「优惠税率」;不听话的便用重税。顺带一提,欧盟找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去与美国谈判,真是开玩笑,她究竟代表美国还是欧盟利益?难说得很。

不要误会美国宣布了对别国征收了高额关税后,便是美国胜利。几点要注意。

第一,据高盛估计,美国消费者要负起49%的关税,37%则由进口商支付,余下的12%成本被各国的出口商吸纳了。进口商的额外成本最终也会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

第二,得到「优惠」税率的美国「盟友」:欧盟、五眼联盟(减去加拿大)、日本及南韩,所输出到美国的商品在2024年占美国进口额还不到3成。其余的国家与美国谈判并非很顺利,几个最大的进口商品来源国,墨西哥(占美国入口约15.5%)、中国(13.4%)与加拿大(12.6%),对美国都构成很大的麻烦。

第三,不要忘记贸易的本质,它的作用便是使各国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美国对别人实施高额关税,只会使她逐渐孤立,少了贸易,生产效率便会下降。美国人口只占世界人口4.2%,即使加上整个西方世界与日本、南韩,人口也只是世界人口的13%,还比不上中国所占的17%;孤立自己有可能会慢慢阴干。

美国自己会否担心自己长远会走上孤立之路?很可能不会。正如近日访港的著名经济学家萨克斯(Jeffrey Sachs)所言,美国怀着玩扑克的赌徒心态,每局游戏的时间很短,不会有长远策略,而且经常要靠吓(bluffing)。中国玩的却是围棋,看长远,不怕一时一地的短线损失,最重要的是布局,保证自己是最后胜利者。用中国象棋的语言来说,美国是「棋屎贪食卒」(广东俗语,意思是急功近利、因小失大),容易被小利诱惑。各国都知特朗普虚荣爱面子,给他多些面子对己有利。


特急功近利 终需美消费者买单

上文提过,关税战的目标之一已演化成胁迫别国对美国屈服及让利。但关税不见得是很有效的胁迫工具,关税的成本既然主要是由美国人自己支付,那么别人不见得怎样害怕,就算像香港般维持零关税,不理美国,效果也不差。久而久之,各国见到美国以关税为胁迫工具,大有可能减低与美国的贸易,改为扩大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美国是在为自己挖坑,掉进孤立中。有些国家似乎很怕美国,赶快与她达成协议,但这些国家有美国驻军,她们害怕的未必是关税,而是国家安全。

关税能否解决美国政府的财赤问题?美国有近37万亿美元国债,去年1.83万亿美元财政赤字,所谓的「大而美」计划,还会增加几万亿美元的债务,但美国政府又不加入息税,所以她需要其他的收入来源,关税对此应有帮助。今年4月以后,新的关税率虽尚未全面贯彻,但美国关税收入已比去年同期增加近倍,特朗普食髓知味,不会愿意放弃这收入来源。在历史上,美国在19世纪及20世纪初期,并无其他税收,只有关税,1913年才为征收入息税立法,关税的重要性变低。现在大张旗鼓搞关税,其带来的收入恐怕也只在联邦政府收入的十分一左右。增加关税还是入息税哪一个对美国更好,不易判断,但按照现时税制,关税影响普通消费者,入息税影响高收入人士,容易出现劫贫济富现象,加剧美国社会两极化。


扩市场投资科创 中国最佳出路

关税能否把流失掉的工业吸引回美国?美国在高科技产业及服务业上有比较优势,根本不需要关税政策去扶持。至于一些美国已失去优势的制造业,如钢铁、造船、制衣等,成本较高,效率很低,人才缺乏,并不是几十个百分点的关税所能扶持到的,勉强为之,只会挫败美国的生产效率,压抑其经济增长。

面对现时情况,中国的最佳策略是甚么?中美各有软肋,例如美国要靠中国获得稀土,双方都不想撕破脸皮。中国对美国可以继续虚与委蛇,美国有求于中国,无奈也要接受。但美国已向世界显示出她并非靠得住的贸易伙伴,继续推动一带一路,扩大其他市场,并大量投资高新科技产品,消除被美国卡住的风险,才是中国当走之路。

(香港经济日报 2025-8-8)


一切在发展经济学研究所网页上载的署名论文、评论、影片都属于作者或讲者,其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发展经济学研究所或澳门科技大学。

All papers, commentaries, and video-recordings posted at the webpag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belong to the authors or speakers. The contents and views expressed there do not represent thos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the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