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还有多少司法独立? (雷鼎鸣)

很多曾长期在美国居住的朋友都有感叹,今天的美国与从前的,不像是同一个国家。

从前美国标榜自由、民主、法治,并以己为灯塔,照亮全人类。在社会伦理中,往往把「爱」突出,为主要的价值观,越战时期,要求和平的口号更是深入民心。

但今天的美国发动的战争之多,早已使她稳稳地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没有之一,哪还能不脸红的说自己是和平使者?加沙的种族灭绝,教宗受不了,美国的政客却毫不动容,哪里还有「爱」的影子?近日十分瞩目的,却是一连串使人「耳目一新」的特赦,把法治的外衣也脱掉了。


拜登无大选顾虑 即特赦儿子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特赦自己的儿子亨特(Hunter Biden),过程颇为讲究。在总统大选前,拜登多次表明不会赦免已被法庭审判定罪、自己也认罪的儿子,原因恐怕是害怕影响选情。但民主党输掉后,再没有这顾虑,拜登便立时变脸。他特赦的范围包含甚广,是无条件及全面的特赦,从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1日这10年中,无论他干过甚么事,一律都无罪,以后也不能追究。

美国总统确有被其宪法赋予的特权可以赦免任何人,但赦免自己的亲人在政治上很不好看。中国也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所以拜登总也要摆摆样子,以挽回自己的名誉。他用的借口是儿子是受到政治迫害,若非他是拜登的儿子,他根本不会被整。这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亨特只是个政治犯,他原本无辜,只是美国法庭不公正,判他入狱而已;第二,法庭十分公正,但拜登利用权势否定法庭。这两种可能都大损美国的名誉,他接着一天内对近1,500人减刑及赦免了39人,应是冲淡一下他特赦自己亲人的恶评。

若说只有拜登胡搞也是不对。古有克林顿(Bill Clinton),今有特朗普(Donald Trump),更恶劣的也可做得出。克林顿在总统任期最后一天,特赦了140人及替几人减刑,其中包括在芝加哥及纽约市放炸弹被判囚35至105年的重犯。但最为使人侧目的,是因逃税4,500万美元,跑到瑞士的富豪里奇(Marc Rich)。此君的前妻有捐款给克林顿与希拉莉(Hillary Clinton),外界若把此解读为行贿便可免罪,克林顿亦不易辩驳。


美总统滥用特赦权 早有先例

要说滥用特赦权,特朗普不会屈居人后。他上次在任时,特赦过237人,人数上远比不上奥巴马(Barack Obama)共赦免过的1,927人,但特朗普很有针对性,他的盟友多罪犯,例如他的策略师班农(Steve Bannon),曾对联邦调查局(FBI)说谎的前国家安全顾问弗林(Michael Flynn),犯了法也可高枕无忧。

特朗普本人也是被法庭判了罪的犯人,他会否特赦自己?这个难说。他当总统期间不用服刑,别人奈何不了他。但除非他修改宪法,容许他再任一期,否则他2029年便要退任。他保护自己的方法有两个选项,一是扩张势力,确保下任总统是自己朋友,不会找他麻烦。但这途径不大靠得住,更可靠的还是全面地彻底地赦免自己一切罪状。但这等若接受了自己是带罪之身这一事实,所以赦免的借口也要讲究。他早已声明,在他接任总统之位后,两秒钟之内便会炒掉司法部负责他案件的官员(炒不掉的,别人早已先行一步,把特朗普炒了),又会找人把司法部的官员连根拔起,能不用赦免自己也可解除威胁的话,他不一定这么快行上这一步。


特处理国会山庄暴徒 惹关注

特朗普另一项引人关注的行动,是关于2021年1月6日冲击美国国会山庄的暴徒。这批家伙共已有多于1,146人被检控,有些在排期审判,也有人逃跑了,已被定罪的有600多人,但不是人人坐牢。罪名较重被认为是幕后黑手的,判得很重,远超冲入立法会破坏严重得多的香港暴徒,例如极右团体「骄傲男孩」的塔利奥(Enrique Tarrio)被判22年,「誓言看守者」的罗德斯(Stewart Rhodes)判18年。相对于香港对暴徒的从轻发落,美国的暴徒能不悲愤?不过,他们也不用介怀,特朗普未上任前已声明,会优先特赦这批犯人。美国真的还有司法独立吗?

这批暴徒的背景成分很使人好奇,芝加哥大学政治教授丕比(Robert Pape)有项大型研究,把被捕者当中的700多人都摸清了底细,他发现这帮人与美国主流社会的成分,根本分别不大,从年龄、种族、性别、是否有自己公司、是否蓝领还是白领、是否失业或已退休、有无上过大学、有无军事背景、犯罪纪录等等,其比例与美国一般选民无异,但与极端组织成员颇为不同。这反映当年暴行的带头人或许是极端分子,但盲从者却是普通人。此点与香港的黑暴可能十分相似。

(香港经济日报 2024-12-20)


一切在发展经济学研究所网页上载的署名论文、评论、影片都属于作者或讲者,其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发展经济学研究所或澳门科技大学。

All papers, commentaries, and video-recordings posted at the webpag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belong to the authors or speakers. The contents and views expressed there do not represent thos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the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