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還有多少司法獨立? (雷鼎鳴)
很多曾長期在美國居住的朋友都有感歎,今天的美國與從前的,不像是同一個國家。
從前美國標榜自由、民主、法治,並以己為燈塔,照亮全人類。在社會倫理中,往往把「愛」突出,為主要的價值觀,越戰時期,要求和平的口號更是深入民心。
但今天的美國發動的戰爭之多,早已使她穩穩地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好戰的國家,沒有之一,哪還能不臉紅的說自己是和平使者?加沙的種族滅絕,教宗受不了,美國的政客卻毫不動容,哪裏還有「愛」的影子?近日十分矚目的,卻是一連串使人「耳目一新」的特赦,把法治的外衣也脫掉了。
拜登無大選顧慮 即特赦兒子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特赦自己的兒子亨特(Hunter Biden),過程頗為講究。在總統大選前,拜登多次表明不會赦免已被法庭審判定罪、自己也認罪的兒子,原因恐怕是害怕影響選情。但民主黨輸掉後,再沒有這顧慮,拜登便立時變臉。他特赦的範圍包含甚廣,是無條件及全面的特赦,從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1日這10年中,無論他幹過甚麼事,一律都無罪,以後也不能追究。
美國總統確有被其憲法賦予的特權可以赦免任何人,但赦免自己的親人在政治上很不好看。中國也有「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說法,所以拜登總也要擺擺樣子,以挽回自己的名譽。他用的藉口是兒子是受到政治迫害,若非他是拜登的兒子,他根本不會被整。這只有兩種可能性:第一,亨特只是個政治犯,他原本無辜,只是美國法庭不公正,判他入獄而已;第二,法庭十分公正,但拜登利用權勢否定法庭。這兩種可能都大損美國的名譽,他接着一天內對近1,500人減刑及赦免了39人,應是沖淡一下他特赦自己親人的惡評。
若說只有拜登胡搞也是不對。古有克林頓(Bill Clinton),今有特朗普(Donald Trump),更惡劣的也可做得出。克林頓在總統任期最後一天,特赦了140人及替幾人減刑,其中包括在芝加哥及紐約市放炸彈被判囚35至105年的重犯。但最為使人側目的,是因逃稅4,500萬美元,跑到瑞士的富豪里奇(Marc Rich)。此君的前妻有捐款給克林頓與希拉莉(Hillary Clinton),外界若把此解讀為行賄便可免罪,克林頓亦不易辯駁。
美總統濫用特赦權 早有先例
要說濫用特赦權,特朗普不會屈居人後。他上次在任時,特赦過237人,人數上遠比不上奧巴馬(Barack Obama)共赦免過的1,927人,但特朗普很有針對性,他的盟友多罪犯,例如他的策略師班農(Steve Bannon),曾對聯邦調查局(FBI)說謊的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犯了法也可高枕無憂。
特朗普本人也是被法庭判了罪的犯人,他會否特赦自己?這個難說。他當總統期間不用服刑,別人奈何不了他。但除非他修改憲法,容許他再任一期,否則他2029年便要退任。他保護自己的方法有兩個選項,一是擴張勢力,確保下任總統是自己朋友,不會找他麻煩。但這途徑不大靠得住,更可靠的還是全面地徹底地赦免自己一切罪狀。但這等若接受了自己是帶罪之身這一事實,所以赦免的藉口也要講究。他早已聲明,在他接任總統之位後,兩秒鐘之內便會炒掉司法部負責他案件的官員(炒不掉的,別人早已先行一步,把特朗普炒了),又會找人把司法部的官員連根拔起,能不用赦免自己也可解除威脅的話,他不一定這麼快行上這一步。
特處理國會山莊暴徒 惹關注
特朗普另一項引人關注的行動,是關於2021年1月6日衝擊美國國會山莊的暴徒。這批傢伙共已有多於1,146人被檢控,有些在排期審判,也有人逃跑了,已被定罪的有600多人,但不是人人坐牢。罪名較重被認為是幕後黑手的,判得很重,遠超衝入立法會破壞嚴重得多的香港暴徒,例如極右團體「驕傲男孩」的塔利奧(Enrique Tarrio)被判22年,「誓言看守者」的羅德斯(Stewart Rhodes)判18年。相對於香港對暴徒的從輕發落,美國的暴徒能不悲憤?不過,他們也不用介懷,特朗普未上任前已聲明,會優先特赦這批犯人。美國真的還有司法獨立嗎?
這批暴徒的背景成分很使人好奇,芝加哥大學政治教授丕比(Robert Pape)有項大型研究,把被捕者當中的700多人都摸清了底細,他發現這幫人與美國主流社會的成分,根本分別不大,從年齡、種族、性別、是否有自己公司、是否藍領還是白領、是否失業或已退休、有無上過大學、有無軍事背景、犯罪紀錄等等,其比例與美國一般選民無異,但與極端組織成員頗為不同。這反映當年暴行的帶頭人或許是極端分子,但盲從者卻是普通人。此點與香港的黑暴可能十分相似。
(香港經濟日報 2024-12-20)
一切在發展經濟學研究所網頁上載的署名論文、評論、影片都屬於作者或講者,其內容與觀點並不代表發展經濟學研究所或澳門科技大學。
All papers, commentaries, and video-recordings posted at the webpag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belong to the authors or speakers. The contents and views expressed there do not represent those of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the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