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繁體 简体

請告訴我您想找什麼?

简体

EN

  • 首頁
  • 研究所概況
    • 研究所簡介
    • 所長致辭
    • 組織架構
  • 學術論文
  • 評論
  • 視頻和照片
    • 活動視頻
    • 活動圖片
  • 消息報導
  • 聯繫我們
  • 更多

請告訴我您想找什麼?

繁體

简体

EN

  • 首頁
  • 研究所概況
    • 研究所簡介
    • 所長致辭
    • 組織架構
  • 學術論文
  • 評論
  • 視頻和照片
    • 活動視頻
    • 活動圖片
  • 消息報導
  • 聯繫我們
With AI
With AI
  • 全部
  • 研究所概況
  • 消息報導
  • 學術論文
  • 評論
  • 聯繫我們
  • 視頻和照片
简体 EN
  • 首頁

  • 研究所概況

    • 研究所簡介

    • 所長致辭

    • 組織架構

  • 學術論文

  • 評論

  • 視頻和照片

    • 活動視頻

    • 活動圖片

  • 消息報導

  • 聯繫我們

background

評論

  • 首頁
  • / 評論

評論

  • 中國歷代GDP 與人口關係 (雷鼎鳴 )

    何漢權校長主理的「國史教育中心」舉辦了一個有多所中小學參與的歷史比賽,其頒獎典禮找我去作一個演講,給我的題目有點嚇人,「漢朝到今天中國GDP的故事」。最初「口輕輕」的答應了,到準備時才知道要做大量的功...

    2024/09/12
  • 未來世界貿易體制 還靠中國重建 (雷鼎鳴)

    世界已進入歷史上的動盪期。烏克蘭與中東的戰火未熄,涉及多個國家的貿易戰沒完沒了;中美雙方針鋒相對,大搞合縱連橫。為何世界經歷過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幾十年繁榮後,會出現此等逆流?若要窮究其原因,我們可在...

    2024/09/06
  •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如何搶人才 (雷鼎鳴)

    上周談到現時的資料顯示,中國每年從海外回流的海歸,已多於出國留學的人數。香港是否也如此,未知。從戰略考慮,內地與香港都要發展高新科技,這便必然需要大量高質人才。究竟我們需要甚麼人才?如何可吸引更多人才...

    2024/08/26
  • 科技人才爭奪戰 應向美國搶精英 (雷鼎鳴)

    香港經濟要斬斷窮根,須發展高新科技。中美兩國進入世紀之爭,關鍵戰場也在於高新科技誰人領先。高新科技生產鏈最核心的環節不但是人才,更是要領軍人才。人才哪裏尋?對香港而言,除了自己培训外,可以從內地輸入,...

    2024/08/16
  • 奧運的兩種精神 (雷鼎鳴)

    為甚麼4年一度的奧運,每次都能吸引全球億萬觀眾,徹夜不眠地在電視機前大聲呼叫喝采,為自己國家的運動員打氣?我相信這是因為奧運有兩種精神與普世價值十分符合。先要指出,所謂普世價值很多都是假的,並非普世,...

    2024/08/16
  • 萬斯若當美國副總統 有何影響 (雷鼎鳴)

    特朗普(Donald Trump)遭行刺,但只受輕傷。去年當大多數人不敢預測特朗普會勝得今年大選時,我已推斷他大概率會勝出。現在他在競選活動中被刺不死,情況有點像20年前台灣前領導人陳水扁被子彈擦傷大...

    2024/08/16
  • 美國社會怪事多 衰象已呈 (雷鼎鳴)

    但凡一個國家或社會從盛轉衰,走上頹敗階段,一些荒誕的社會現象必會伴之而來。不要以為這些荒謬的現象只是突然出現,且無「理據」,它們往往源於一些盛世時訂定的制度。此等制度本來便有漏洞,在盛世時一般人看不清...

    2024/07/08
  • 假如特朗普再當選總統 (雷鼎鳴)

    今年11月美國便會再選總統,雖然這距今仍有漫長的9個月,政治上甚麼事情都可能發生,但按目前走勢看來,我相信特朗普(Donald Trump)起碼有8、9成機會勝出。這並非特朗普有甚麼過人之處,而是拜登...

    2024/07/08
  • 大灣區澳門經濟初探 (雷鼎鳴)

    我今年1月以來,大部分時間都去了澳門。我本已退休幾年,但仍「百足這麼多爪」。所謂「退休」,天天仍都要忙於各種事務、會議、約會及寫作,剩下可用作思考的時間永遠都感到不夠。剛好有幾位舊同學、舊同事與校友在...

    2024/06/24
  • 新質生產力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雷鼎鳴)

    今年3月兩會在北京舉行後,內地及香港突然流行了一個新的名詞「新質生產力」。這個名詞對我來說也是新的,在網上及印刷品中找尋其含義,有時也是愈看愈糊塗。想來還不如自己獨立思考,替它定義,並從中發掘中國經濟...

    2024/06/11
  • 甚麼才是超級大國?(雷鼎鳴)

    在蘇聯解體前,美蘇兩國明顯是當時的超級大國。用市場滙率計算,在60年代,美國GDP獨佔全球GDP的40%,蘇聯遠比美國為低,但低多少難以定奪。這是因為80年代中以後,才有把物價差別因素考慮在內的「購買...

    2024/06/11
  • 評論

TOP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跳至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電郵:ide@must.edu.mo澳門科技大學發展經濟學研究所

Copyright © 2011-2025 澳門科技大學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使用本網站之條款及隱私政策

Copyright © 2011-2025 澳門科技大學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使用本網站之條款及隱私政策